1919年的5月4日,由大学学生引导的那场运动注定被历史记载,被后人讴歌。
背景
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日本借口对德宣战,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,控制了山东省,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。1918年大战结束,德国战败。1919年1月18日,战胜国在巴黎召开“和平会议”。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,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,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,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“二十一条”不平等条约,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,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,而且在对德和约上,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,全部转让给日本。北京政府竟准备在“合约”上签字,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。
这场运动由大学生带头上街示威游行的运动,后得到工农商各界的支持,全国各地各个团体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,从5月4日一直延续到6月28日,才陆续平息。运动的结果是最后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,也就是说,山东没变成又一个香港、澳门被外贼所侵。当然,这段历史有它的背景、社会发展等等因素,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,但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,这场运动是中国史上的转折点,也是中国人新思想的觉醒。
常说五四精神,五四精神。那,到底什么五四精神呢?搜到的资料是这么概括的“爱国、进步 、民主、科学”,或是 “德先生 Democracy,賽先生 Science,費小姐 Freedom”,还有“解放思想、不断创新、勇于探索、追求真理、理性精神、个性解放、反帝反封建”,或其他各种各样的解释。拿出怀疑一切的勇气,我想问问,五四精神真的是这样的吗?或者五四运动最根本的精神是这样的吗?还是后人强加进去的呢?
我们可以看看当时是这么一个的历史背景:袁政府无能,外忧内患,日本人都杀进来了,国要被卖了。这么一个危急的时刻,谈什么民主、科学、进步、民主、自由! 当时那么一个战争年代,谈的只能是抗争外患,怎么保住国家,保住性命,哪来的时间谈这些和平时代建设和发展社会才用得到的东西。 我不否认,以上那些解释没有什么不对的,翻开细节,你解释成那样也有它的意义,或者说是后来者希望她承担的历史意义。但在我看来,除了“爱国”,其他的文字概括,都只是经过千万次的诠释、文字提炼得出来的文字而已。
有意思的是,我们看看那时打出的口号:“誓死力争,还我青岛”、“收回山东权利”、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”、“废除二十一条”、“抵制日货”、“宁肯玉碎,勿为瓦全”、“外争主权,内除国贼”...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搜一搜当时学生的演讲词。整个运动的唯一诉求就是希望当时代表中国政府的那群人,拒签卖国辱国条约,捍卫国家的尊严。最后,实现这个目标,运动也结束了,该干嘛的还是回去干嘛。
不管是标语、演讲、诉求,都看不到现在的人所赋予的那么多些含义。整个运动看不到什么民主、科学、进步、民主、自由的影子,当然,我不否认,在这个运动剧烈在发发酵后,产生的这些东西也是顺理成章、水到渠成的事。但整个运动本身,跟那些东西的关系还真有点远。也许我头脑太简单、眼界太短浅、知识太浅薄,但在我的理解里,五四精神就只是 爱国 那么简单、纯粹而直接。
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奥运火炬在老西方国家受阻,中国的尊严再次受挑战的时候,各国各地的华人挺身而出,纷纷自发去支持火炬传递,我在这些新一代的海外华人和中国青年的身上,也看到了这种纯粹的爱中国主义,照我的狭隘的理解,这也是五四精神的另一种延续体现。
“抵制X货”熟悉吗?烈日下穿着爱中国的T恤上街声嘶力竭地唱国歌,这样的场景熟悉吗?一颗颗受冲击的滚烫的心、饱含热泪的深情的眼睛、坚定又愤慨的年青的脸,你还熟悉吗?如果将近二十年前那场灾难是幼稚的尝试,那么将近九十年后、与那个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,你也许能理解老人们眼里闪烁着欣慰而自豪的泪光,说,中国有希望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